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a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应  ▲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  ▲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    ▲  ,反应方程式为  ▲  
(3)在一定条件下,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 ▲ (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
(4)为测定某赤铁矿粉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该兴趣小组利用图b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赤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反应;假设赤铁矿粉样品中的Fe2O3完全反应):
①取矿物样品并称量该样品的质量;    ②测出反应前试管B和管内物质总质量;
③测出反应后试管B和管内物质总质量; ④计算出赤铁矿粉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
某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并不一定能准确测出赤铁矿粉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  ,因此,该同学建议将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换成  ▲  浓溶液。
不改变装置和药品,你还可以通过测定 ▲  等数据,再通过计算得出赤铁矿粉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
(5)为防止实验中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请写出处理尾气的一种方法  ▲  
(1)先通CO再加热,除尽装置内空气以防止爆炸。(2)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3CO+Fe2O3高温 2Fe+3CO2。(3)H2或C。(4)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被石灰水完全吸收,氢氧化钠(或NaOH)。反应前玻璃管内样品质量和反应后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5)点燃或收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1)可燃性的气体和助燃性的气体混合 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确定方程式及反应现象.
(3)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碳、一氧化碳;
(4)要测定矿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可以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或是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来进行计算.
(5)一氧化碳有毒,须进行尾气处理;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氧气混合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故答案为:先通CO再加热、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粉末,铁是黑色的粉末,故答案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3CO+Fe2O3高温2Fe+3CO2
(3)H2或C或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H2或C.
(4)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物质,故所含的溶质少,不一定能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所以不一定能准确测出矿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还可以设计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进行计算;故答案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被石灰水完全吸收、氢氧化钠、反应前玻璃管内样品质量和反应后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
(5)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可确定尾气处理的方法;故答案为:点燃或收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查阅资料时,小明得知C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他决定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否生成CO?
[实验探究]小胡设计了如图27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1)A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          
(3)E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经检验F处的气体为CO。结论:CO2在高温条件下与木炭反应生成了CO。
[实验反思] (4)有同学对A装置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
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验拓展] (5)撤去B,按A→C→D→E顺序连接。然后A中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生成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时要检验该实验条件下D中木炭所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固体
NH4NO3固体
NaOH固体
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20
20
20
溶解现象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温度无明显变化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放热”或“吸热”)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
            
             
③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
(2)下图“→”表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A、B、C、D各是一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请你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B是        ,D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B.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 、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后,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由H、C、O、Na、Cl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八种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关于这七种物质有下列描述:
①A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B;
②B能与C反应生成D和E,其中B和E常用作灭火剂;
③D能与B、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
④D和F均能与G反应生成H,每天摄入适量的H,对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作用。
请根据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C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是         (举一例)。
(2)D→F的化学方程式为         
(3)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以H为原料,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G,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制备装置与实验室制取CO2相同     
B.该实验的尾气可以用碱液吸收
C.该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氧气的收集方法完全相同       
D.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可以向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三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右图(气密性良好)。当开启分液漏斗的旋塞,液体滴入盛有固体的试管2中时,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1)若试管2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观察到试管1中有气泡产生,且其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试管2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到两支导管口同时冒
气泡、吸滤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2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3)若观察到吸滤瓶内盛有的红色溶液变无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试管2中的固体分别是__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请你解释溶液变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6分):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上述四个实验中反应前后天平仍平衡的是           ,天平不平衡的是        
(填字母)。
(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原子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前后             
                       不变。
(3)结合本实验,你认为对于有                                         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下列A ~ 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C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2)B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E实验 先滴氢氧化钠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滴盐酸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正确的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