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向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 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m个铁离子可表示为:mFe3+.
(2)向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3)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2$\stackrel{-1}{O}$2.
故答案为:(1)mFe3+;(2)Ca(OH)2;(3)H2$\stackrel{-1}{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该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如下哪些实验_________;
A、实验室制氢气;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C、工业制二氧化碳;D、工业制氧气。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等学校九年级招生考试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之最”知识的部分归纳, 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B. 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Ca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N2 D. 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区九年级一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小亮通过学习知道了氧气的验满方法,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了。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一定是纯氧吗?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又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集气瓶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① | |
收集的氧气占容器的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31 | 33 | 35 | 37 | 39 | 34 | |
带火星木条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很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复燃 | 很亮 | |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百分号内保留一位数小数)。
(4)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以下。
(5)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
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线 | B. |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
C. | 用加热法修补破裂的电木插座 | D. | 用水擦拭衣服上的油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C<B<A | |
B. | 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 |
C. | 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 |
D. | 将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