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NH3+CO2+H2O═NH4HCO3①
NaCl+NH4HCO3═NaHCO3↓+NH4Cl ②
x NaHCO3Na2CO3+CO2↑+H2O ③
已知NaCl、NaHCO3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NaHCO3 | 6.9 | 8.1 | 9.6 | 11.1 | 12.7 |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
(2)反应②产生的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3)反应③中的化学计量数x=_____。
(4)20℃时,反应②中的生成物溶解度较小的是_____(填化学式)
(5)20℃时,将NaCl和NaHCO3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20g水,再恢复至原温度,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对于所得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化合;氮肥;2;NaHCO3;A。
【解析】
(1)反应①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反应②产生的NH4Cl中含有氮元素,在农业上可用作氮肥;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所以碳酸氢钠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x为2;
(4)由溶解度表格数据可知,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故化学式为:NaHCO3;
(5)20℃时,将NaCl和NaHCO3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20g水,再恢复至原温度,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A、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正确;B、因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所以NaCl和NaHCO3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20g水,再恢复至原温度,结晶出来的氯化钠质量大于碳酸氢钠的质量,即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小于所得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故错误;C、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也没有改变,由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② ___________。
(2)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____(填字母)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3)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
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_________,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D.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外小组通过如下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通过对比实验A和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B.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C.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①、②是钙元素、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碘元素为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图B中x= 。
(3)A、B、C、D中属于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4)钙原子的化学性质与A、B、C、D粒子中 (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