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钙、碳酸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①将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得无色溶液;
②在①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结论: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
写出实验②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20'C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10 'C;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温度仍保持20'C。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是
A. Ca(OH)2的溶解度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的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 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D. 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这种食品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不会危害食品安全.某同学找来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对它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
(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
(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
①生石灰 ②铁粉 ③氢氧化钠固体
④硅胶(化学式,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
(活动与探究)
(3)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④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探究:
实验 | 操作 | 主要现象 | 结论与解释 |
实验 | 打开这种保鲜剂的包装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观察 | 该样品为黑色固体 | 该保鲜剂一定不是________ |
实验 | 向实验 | 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 该保鲜剂________(填“有效”或“无效”) |
(活动反思)
(5)实验2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所得溶液中的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6)请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我们除可以使用这些保鲜剂外,还可以采用的保鲜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依据实验目进行的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硬水与软水 |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水的变化 |
B |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 分别灼烧,闻气味 |
C |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含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D |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钾白色固体 | 分别加适量的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同学欲从含泥沙的粗盐(氯化钠和泥沙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并计算提纯的产率,试回答:
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该步骤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若最终提纯获得的NaCl产率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 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B 滤纸破损
C 过滤器中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
A. H2 B. H2O C. H2O2 D.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