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让司机向酒精检测仪吹气,通过显示的颜色变化,交警可快速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化学反应原理: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CO2 B. CrO C. SO2 D. 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成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 过氧化氢和水的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晋南地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联考(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过滤操作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玻璃棒作用有搅拌、引流
B. 液面可以高于滤纸边缘
C.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不溶物堵塞滤纸
D. 漏斗下端的管口置于烧杯的中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 水银、澄清石灰水
C.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 锰酸钾、液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