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A. N2O3 B. NO2 C. N2O D. NO
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推断题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已知丙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常见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甲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BaCl2改良酸性土壤Na2CO3+Ca(OH)2=CaCO3↓+2NaOH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 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丙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所以丙是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氯化钡和盐酸反应,故丙是碳酸钠,氧化铁不与碳酸钠反应,故丁是氧化铁;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元素气体结尾。
(3)在第三周期中,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有铝元素的常见氧化物、碱、盐。
物质的类别 | 氧化物 | 碱 | 盐 |
物质的化学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
C. 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 【解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可供选用的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4)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 反应物的浓度 ② 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 控制速率的方法 |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
灭火器反应原理 | ① | __________和D |
CO2的实验室制法 | __________ | A和__________ |
写出CO2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 2KMnO4K2MnO4+MnO2+O2↑ B D E A D B ② C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发生装置,需要加热,故选A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按图1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⑴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用图2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化学综合训题(一) 题型:单选题
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将等质量的 CaCO3 固体和 KHCO3 固体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天平不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加 KHCO3 的一侧
B. 若天平不平衡,则两个烧杯中的酸一定都有剩余
C. 若反应后两烧杯中的固体均有剩余,则天平一定平衡
D. 若反应后两烧杯中的酸均有剩余,则天平一定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