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A. N2O3 B. NO2 C. N2O D. NO

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推断题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已知丙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常见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甲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BaCl2改良酸性土壤Na2CO3+Ca(OH)2=CaCO3↓+2NaOH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 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丙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所以丙是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氯化钡和盐酸反应,故丙是碳酸钠,氧化铁不与碳酸钠反应,故丁是氧化铁;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元素气体结尾。

(3)在第三周期中,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有铝元素的常见氧化物、碱、盐。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电子层数相同金属非金属Cl- S2-Al2O3Al(OH)3AlCl3(合理均给分) 【解析】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相同,均为3层;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元素气体结尾; (3)氩原子电子层为3层,电子数从里到外依次为2、8、8,氯原子和硫原子可容易获得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分别形成氯离子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

C. 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A 【解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可供选用的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4)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 反应物的浓度 ② 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__________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

A和__________

写出CO2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 2KMnO4K2MnO4+MnO2+O2↑ B D E A D B ② C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发生装置,需要加热,故选A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按图1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⑴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用图2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OH)2CO3)

温度达到着火点水倒流进A瓶40mL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解析】 实验一:(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步骤Ⅱ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步骤Ⅳ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通过对比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元素符号是Ce

C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B.铈是金属元素,铈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铈元素符号是Ce;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化学综合训题(一) 题型:单选题

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将等质量的 CaCO3 固体和 KHCO3 固体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天平不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加 KHCO3 的一侧

B. 若天平不平衡,则两个烧杯中的酸一定都有剩余

C. 若反应后两烧杯中的固体均有剩余,则天平一定平衡

D. 若反应后两烧杯中的酸均有剩余,则天平一定平衡

D 【解析】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钾粉末,若反应物放在一起没有反应,天平是平衡的,指针的偏转主要是看生成二氧化碳的多少,因此解题时判断二氧化碳多少则成为解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可计算相同质量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钾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质量的大小,天平的指针会偏向质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