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 78% B. 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D. 空气污染指数数值越大,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 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物理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
C. “蒸馏法”是人类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这样得到的淡水为纯净物
D. 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陶瓷烧制 B.
火药使用
C. 粮食酿酒 D.
甲骨刻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别将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共同变化是
A. 溶液的质量减少 B. 溶液的浓度增大
C. 溶质的质量减少 D. 溶剂的质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全部正确的是
A.分子的性质 | B.化学与生活 |
①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分子不再运动 ②火星和地球上的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物质有三态变化,说明微粒间有间隔 | ①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②氢氧化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③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健康 |
①为防止乱砍滥伐森林,可大量使用塑料制品 ②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③为避免空气污染,应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X和Y反应生成A和Z,其中Y、Z常作灭火剂,X中含3种元素,Z的化学式为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
(3)向D中逐滴加入C,会生成一种生命必须的气体,C和Z含有相同种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 ① | ② | ③ | ④ |
液体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固体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醋酸 | 橘子汁 | 草木灰水 | 炉具清洁剂 |
pH | 2.5 | 3.4 | 11.1 | 12.4 |
A. 草木灰水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
C.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NaOH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Cu(OH)2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 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
C. 温度升高氧分子间隔增大,则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也一定增大
D.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