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

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8,即可确定该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属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核外共有8个电子分析.

【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中质子数=8,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中质子数=8,即可确定该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属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中质子数=8,即可确定该原子是氧元素的原子,属非金属元素的原子,C说法正确.

D、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核外共有8个电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Ⅱ:全部是NaOH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填溶液名称),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X是Ba(OH)2溶液,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X是BaCl2溶液(过量),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首先证明空气是有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普里斯特里   B.舍勒 C.阿佛加德罗   D.拉瓦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8.12”天津港大爆炸造成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扩散、流失,为了尽量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处理有毒物质方法不当的是(  )

A.对大面积分散的有毒物质采取砌墙围起来,防止进一步扩散

B.对已炸开外漏的有毒物质及时清理,并根据不同的有毒物质用相应的化学药品进行处理

C.用大量水冲洗,让有毒物质随水流入大海

D.对成桶未损坏的有毒物质及时清运,撤离现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成分的简易装置图,回答问题:

(1)红磷刚开始燃烧时的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待, 时,才打开止水夹,此时看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由该实验得出结论是  

(2)实验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得出氮气具有哪些性质(回答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D

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如图1).

【饮料说明】

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 

(2)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加入水的体积

加入水的温度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mL

15℃

a(待记录)

2

200mL

50℃

b(待记录)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2)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防止  

(3)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                        

A.                                             

侯德榜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D.                         

     张青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