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NO33

分析 根据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四种元素、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以及化学式的写法进行分析回答本题.

解答 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O、Si、Al、Fe,所以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N;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NO33
故答案为:Al2O3;Al(NO3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空气中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t℃时某物质的溶液500克在温度不变时,第一次蒸发掉5克水,析出1克晶体,第二次又蒸发掉5克水,析出2克晶体,若第三次再蒸发掉15克水,则析出晶体(  )
A.1克B.2克C.3克D.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时,观察到试管②有气泡产生.
(1)当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时,观察到试管②有气泡产生.
①若固体B来源于饮料罐,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②若固体B来源于废电池,且发生分解反应,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若液体A遇固体B发生化合反应,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O═Ca(OH)2
④若固体B来源于厨房用品,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
(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运输.
(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DDT,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用DDT杀灭蚊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杀灭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在物质分类中,青蒿素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H2B.H2OC.2HD.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他认为: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通过引力作用相互结合成物质.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是把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者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当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做出了如下修正:
①“物质”应该改为“有些物质”
②“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
④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根据所学的知识,上面论述都不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12年9月20日西溪湿地第六届火柿节开幕了,欢乐的“柿民们”纷纷采摘柿子来吃,却发现有些柿子很涩,这是因为柿子中含有一种物质叫鞣酸( C76H52O46).下列有关鞣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鞣酸不属于氧化物,属于有机物
B.鞣酸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C.鞣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38:26:23
D.鞣酸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模拟实验.
【查阅资料】
①生产原理: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体)↓+NH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③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理论分析】
(1)依据资料①可知相同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NH4Cl的溶解度<(填“>”或“<”).
(2)NaHCO3受热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模拟实验】验证侯氏制碱法能获得纯碱
步骤蘸有稀硫酸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与结论
1从a管通入NH3,一段时间后,从b管通入CO2,溶液中有固体析出(1)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
(2)通NH3的a管若伸到液面下,会造成的后果是
2加热,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1析出的固体是碳酸氢钠
3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是纯碱
【实验反思】同学们认为步骤3的结论存在不足.依据题中信息,设计实验确定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成分,其方案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是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化学用语表述,属于科学规范的是(  )
A.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B.氧离子的符号:O22-
C.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Mg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