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表选项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氯化钾溶液氯化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不再产生沉淀
C盐酸硫酸加入氯化钡至不再产生沉淀
D氯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过量的盐酸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氯化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均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至不再产生沉淀,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盐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食盐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用醋B.含碘盐C.冰水混合物D.净化后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有关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B.产生的H2与O2的质量比为2:1
C.实验证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uO+H2SO4=CuSO4+H2OB.2Fe+6HCl═2FeCl3+3H2
C.2Fe+3CuCl2=2FeCl3+3CuD.Cu+H2SO4═Cu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加热氯酸钾时,未加二氧化锰会造成(  )
A.放出氧气总量减少B.无氧气放出
C.放出氧气速率慢D.放出氧气的速率慢且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冒出大量的白烟,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左盘上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为什么要塞紧防止生成物(白烟)逸出,产生测量误差;玻璃管的上端为什么要系一个气球防止由于气体膨胀导致橡皮塞飞出.
若白磷燃烧时不盖上塞子,待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盖上塞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偏高.
(3)在锥形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炸裂锥形瓶.
(4)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体积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g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3.8g.
计算:(1)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默写前二十号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