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能把液体和固体分离;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过滤;引流.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不再产生气泡,因此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刚好不产生气泡;
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外溅;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份蒸干.
故填:刚好不产生气泡;液体受热不均而外溅;停止加热.
(3)步骤操作③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4)称取5.0g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为:5.0g÷10%=50g,
故填:50.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①可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但不可用作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 |
B. | 装置②可用作氧气制取的收集装置 | |
C. | 装置③可用作氧气制取的收集装置 | |
D. | 装置④是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检验NaOH中含有Na2CO3 | 加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B | 鉴别氯化钠、硫酸铜和硝酸铵固体 |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
C | 除去CaCl2中混有少量HCl | 加入过量生石灰、过滤 |
D |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MnO2 | 过滤、洗涤、干燥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