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的不合理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湿润pH 试纸测酸雨的酸碱度,测得pH 偏大
B. 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配得溶液浓度偏小
C. 在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使用直径较大的长导管会导致测得结果偏小
D. 粗盐提纯实验中,完全蒸干蒸发皿中氯化钠溶液的水分,可能导致产率偏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成都市天府新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
B. 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D.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钛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
B. 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C. 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D. 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空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教材探究铁锈蚀条件的实验。
(1)A、B、C 三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只有_____实验中铁钉锈蚀;
(2)A、C 对比分析可得出铁锈蚀需要跟_____接触;
(3)B 中植物油是为了防止____,C 中的无水CaCl2起____作用。
(4)链接:铜锈蚀产物为铜绿[Cu2(OH)2CO ],据此推测铜锈蚀过程有_____种物质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空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适合的是
A. 除去 N2 中的 O2(Cu)
B. 除去 CO2 中的 H2O 蒸气(浓 H2SO4)
C. 除去 NaCl 溶液中 Na2CO3(H2SO4)
D. 除去 CaCO3 中的 Ca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空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是
A. 乘电动公交车,提倡低碳出行 B. 增加烟囱高度,防止废气污染
C. 实施绿化工程,遏制雾霾产生 D. 回收废旧金属,节约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25 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 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______℃。
(4)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量取8mL液体
C. 氧气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1)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
(问题讨论)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检验生成物的方法来证明。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两者确实反应生成了碳酸钠。为了进一步确认反应后 的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剩余,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则说明氢氧化钠仍有剩余。
(3)用气体压力传感器也可以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图Ⅰ表示的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①从曲线 1 可以看出添加20mL水之后,瓶中压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请解释原因_______;曲线1____(能/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②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