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单质碳和CO都有还原性,都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 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D. CO和CO2都比空气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B. 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C. 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 D. 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B.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大安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无关
B. 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有些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江南新区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所示。现将有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
(2)该品牌补钙剂每片含CaCO3质量_______。
(3)某老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他每天药物补钙0.4g,他若只服用该品牌钙片,每天要服用多少片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江南新区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Cu(NO3)2溶液、AgNO3溶液、Fe(NO3)2溶液、稀硫酸、铜丝、铁丝、银丝、铝丝.
Ⅰ.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把铁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②把铜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
③把银丝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④把铜丝插入装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
你认为小华所做的实验__(填序号)是多余的.①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Ⅱ.小贝只选用了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也达到了实验目的.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______(写出一种药品组合即可).
Ⅲ.实验后,大家又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溶质与固体成分产生了好奇.他们分别取一定量的铝丝放入到盛有
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
猜想一:只有Al(NO3)3;猜想二:Cu(NO3)2、Al(NO3)3
猜想三:AgNO3、Al(NO3)3;猜想四:Cu(NO3)2、AgNO3、Al(NO3)3
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其中猜想_______不正确.
(设计实验)同学们分别对所得滤液或滤渣按照如下方案进行了验证.
小贝组:向所得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猜想一成立.
小华组:将铜丝插入所得滤液,若观察到_______,即可证明猜想四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反应现象的写反应现象)。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 ,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点燃镁条___________,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北碚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抽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A | B | C | D | |
反应前质量/g | 12 | 10 | 5 | 15 |
反应后质量/g | 3 | 22 | 8 | 未测 |
若A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3:1,则在反应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 3:1 B. 2:1 C. 3:2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