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考前验收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老师在实验室将浸泡了硫酸铜溶液的蓝色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滤纸变白色,由湿润变干燥后燃烧起来;在燃烧后的灰烬中有少量红色固体。同学们很好奇,对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硫酸铜晶体或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温度达到200 ℃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②温度超过1 000 ℃时,CuO分解生成红色的Cu2O;Cu2O难溶于水,但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猜想与假设)猜想1:红色固体是Cu;
猜想2:红色固体是Cu2O;
猜想3:红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红色固体是Fe2O3。
(进行实验)将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______成立。
(交流讨论)(1)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时,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刚开始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CuSO4受热分解生成CuO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滤纸的组成元素是C、H、O,实验中产生铜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氧化铜发生了反应;同时该实验还说明滤纸的着火点低于1 000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考前验收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t1 ℃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 ℃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t1 ℃的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考前验收卷 题型:单选题
当下“共享单车”进入市区,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但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 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其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停止运动
B. 分子质量变大
C. 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 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用量筒量取的稀硫酸,用温度测得温度为.
在托盘天平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在右盘放克砝码,左盘放药品,称取固体.
将放入量筒中,搅拌,测出温度为.
他得出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思考后作答:
指出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该同学所得结论的依据是否充分?为什么?________.根据实验目的,请你改进实验方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