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集气瓶中预先要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辅助降温、吸收五氧化二磷.

分析 (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水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 解:(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良好;故填:气密性;
(2)为了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红磷应该过量;红磷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所以加水可以吸收热量辅助降温,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故填: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辅助降温、吸收五氧化二磷.

点评 此题是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涉及到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掌握实验要求及测量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2)B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H2(填化学式).
(3)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4)D实验燃烧匙中所盛药品红磷要过量,其原因是使氧气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一次艰苦磨练营活动中,同学们遇到下列问题,你能帮助他们解决吗?
(1)小亮在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衣服洗不干净.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硬水(填“硬水”或“软水”).为使衣服洗涤干净,你给他提出的一条建议是将水煮沸后洗涤衣服.
(2)洗完后,为使衣服干得快,可采取的做法是晾在有风或有阳光的地方,理由是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净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是(  )
A.①③④B.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市蜃楼B.蜡炬成灰C.木已成舟D.花香四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进入超市就闻到榴莲的香味,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物质能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湿衣服放在阳光下,容易干,说明分子质量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稀盐酸中,理由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
(4)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5)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会发生反应,在实验前可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将盐酸滴加至氢氧化钠溶液中,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的现象,则表明氢氧化钠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如图所示.

(1)请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行走的路线.
(2)“烧碱”同学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Cl2═Cu(OH)2↓+2NaCl、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