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若甲、乙、丙依次是氢气、水、硫酸.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乙→丙时所需
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硫元素.
(2)已知难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若甲是黑色金属氧化物,乙的溶液呈蓝色.则甲→乙还需要的试剂可以是盐酸;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CuCl2+2NaOH═Cu(OH)2↓+2NaCl.

分析 (1)根据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若甲是黑色金属氧化物,乙的溶液呈蓝色,则甲为氧化铜,乙为可溶性的铜盐,则甲→乙还需要的试剂可以是盐酸或硫酸等;根据甲是氧化铜,则乙→丙可通过可溶性的铜盐与可溶性的碱反应制取,选择物质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即可.

解答 解:(1)氢气燃烧生成了水,所以,甲→乙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由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并且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在硫酸中含有氢、硫、氧三种元素,且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丙时所需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
(2)若甲是黑色金属氧化物,乙的溶液呈蓝色,则甲为氧化铜,乙为可溶性的铜盐,则甲→乙还需要的试剂可以是盐酸或硫酸等;根据甲是氧化铜,则乙→丙可通过可溶性的铜盐与可溶性的碱反应制取,可以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uCl2+2NaOH═Cu(OH)2↓+2NaCl.
故答案为:
(1)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硫;
(2)盐酸;CuCl2+2NaOH═Cu(OH)2↓+2NaCl.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难度较大.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常见物质的性质才能较好地完成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瘪气球胀大.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写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参加反应的A,B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空,能写化学方程式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醋酸的瓶子瓶盖,会闻到一股酸味,这是由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醋酸的pH<7(填“>”、“<”或“=”)
(2)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牛奶常用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聚乙烯塑料属于③(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④复合材料
(3)收藏家收藏的清朝末年的铝制品至今仍保存完好,原因是4Al+3O2═2Al2O3
(4)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一些含有小苏打的饼干具有缓解人们常说的反胃酸症状的作用,其原因是NaHCO3+HCl═NaCl+H2O+CO2
(5)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的原因是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依据所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进行填空
(1)图1为某反应过程中,同一容器内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微观示意图.

①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D(填字母)
②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4:3.
(2)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图2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将t1℃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可能会析出MgSO4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1)为了探究生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的黑色粉末,甲组同学利用A中产生的氧气验证B中该黑色粉末的成分.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补充的装置有CD(填装置序号).
③若要证明该黑色粉末是炭粉的实验依据是B装置中的黑色粉末消失,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中烧瓶内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 $\frac{\underline{\;\;△\;\;}}{\;}$  4Cu+CO2+2H2O
I. 将3.0g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II.先按C→B→C顺序连接好装置,通入氮气,排尽C、B、C装置中的空气后停止通入氮气.再按A→C→B→C→D的顺序连接装置,打开K1,从K1处缓缓通入氮气,打开K2,使气体与足量的氧化铜充分反应;
III.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
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①按A→C→B→C→D的顺序连接装置后,打开K1,从K1处缓缓通入氮气,打开K2之前的操作是点燃B、D处的酒精灯.
②两个装置C中试剂相同,装置C中的试剂名称是浓硫酸.
③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A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 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污染空气;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B.
(2)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D.
(3)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加原瓶A.
(4)CO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尾气应烧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1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等量的A、B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B有剩余,则A与100g水形成的一定是(填“一定是”、“不一定是”或“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2)t2℃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则该温度下,B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3%(精确到1%).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50g,均升温至t3℃.若在t3℃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需加入两种固体的质量关系是A>B(填“>”、“=”或“<”).
(4)室温时,对100mlA的饱和溶液进行如图2所示的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B(填序号).
A.溶剂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相同    C.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