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1)金、银等金属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在地壳中能找到它们的单质.
(2)因为铁、铜、铝的金属的活动性不同,三者被开发和利用的时间长短不同.

分析 从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其化学性质间的联系角度回答;

解答 解:(1)元素的存在形式由其化学性质决定,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土壤中的水及氧气等物质不反应,可以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它化学性质活泼的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故答案为:金,银;
(2)地壳里含量最高的是金属铝,但铝开发利用的时间在铜和铁之后,说明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地壳里金属含量无关,与金属的导电性也无关.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和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活动性弱的金属容易以单质形式存在,易被开发和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一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比较难冶炼.
答案:金属的活动性.

点评 理解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其化学性质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前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加油站附近的禁烟标志与其他公共场所的禁烟标志,具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2)自行车生产厂家对自行车钢圈和钢丝及龙头、车架、链条等部位采取了哪些防锈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表示一定条件下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
C.该反应前后CaCO3的质量不变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B.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
C.盐的组成中一定没有氢离子D.盐的组成中一定没有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将10g黄铜样品(铜锌合金)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求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1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探究工业炼铁实验原理,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碳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
(2)整套装置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3)B中得到的黑色产物W,该活动小组同学根据图2对产物W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W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等,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
②铁的氧化物中四氧化三铁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③铁的氧化物都难溶于水,却都能与稀盐酸反应而被溶解.
④铁的氧化物通常情况下不与CuSO4溶液反应.
【进行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黑色粉末W全部是铁粉.请写出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黑色粉末W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后仍有黑色固体存在.
③丙同学认为黑色粉末W中不含Fe2O3,理由是氧化铁是红棕色的固体.
丙同学提出如下猜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充完整.
猜想1:黑色粉末W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2O3)组成;
猜想2:黑色粉末W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3:黑色粉末W由铁粉、四氧化三铁(Fe2O3)、氧化亚铁(FeO).
【实验探究】
方案实验操作可能的现象结论
取适量黑色粉末W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猜想1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W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猜想2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R用加入足量稀盐酸黑色粉末全部溶解猜想3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R用磁铁吸引
黑色固体部分被吸引 
猜想4正确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可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反思提高】
丁同学认为方案②和方案③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若有四氧化三铁(Fe3O4)存在,现象相同(或者不能证明没有四氧化三铁(Fe3O4),合理即可).
查阅资料知道:
Fe3O4溶于稀盐酸生成FeCl3、FeCl2和水,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Fe3O4也能溶于稀硝酸(HNO3),反应生成Fe(NO33、NO和水,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做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澄清石灰水,针对②中的情況,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A:西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B:西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③中的软塑料瓶变瘪,④中气球变大.
(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3)小光设计实验验证实验②中溶质的成分,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a.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aCl2(或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b.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写出步骤 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 思】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表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是配制溶液过程中的某一项实验操作.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这项实验操作的说法,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操作的名称为搅拌溶解
B.再溶解溶质时,该操作可以加快实验进程
C.玻璃棒可以使难溶解的溶质变为易溶解的溶质
D.在配置氯化钠溶液时,玻璃棒不会影响水所能溶解的氯化钠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关系的是ABC(填字母序号).
(2)西气东输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能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其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燃料,请写出该气体的主要成分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请你解释下列下列做法的目的是:
①将煤块改为蜂窝煤来做燃料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②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应调整炉具的进风口使燃气灶中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气充分燃烧.
(4)“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为低碳生活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