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中,加入的二氧化锰加快了反应速率,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森林是个“大氧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保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稳定

分析 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自然界的氧循环,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中,加入的二氧化锰加快了反应速率,起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森林是个“大氧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保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工业制法的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作用、自然界的氧循环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表示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2;
(2)结合图示解释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在隔绝空气加热至1000℃条件下,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碳原子聚集成碳单质;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及质量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为紫黑色固体,B为无色溶液,C、D都是黑色粉末,将A、B分别加热时都有F气体产生,用B和C混合不加热比只加热B生成F的速率快,且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改变,只加热A时,还会有C产生,D在F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白光,生成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B的化学式为H2O2;D在F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C在反应中的作用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C
现  象解  释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变小,易于压缩
C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
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把50克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加热蒸发掉1克水后,这时它的质量分数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关于物质的颜色错误的是(  )
A.铜绿--绿色B.五氧化二磷--无色
C.镁带--黑色D.液态氧气--淡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化学实验的主要实验现象:
(1)将铜绿放在敞口且管口略向下倾斜的试管中加热:铜绿逐渐变成黑色固体,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2)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紫色石蕊变红色
(3)将燃着的蜡烛缓缓插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燃烧更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某溶液里滴入BaCl2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  )
A.BaSO4B.AgClC.BaCO3D.BaSO4或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长期放置的馒头表面出现一些绿斑B.蔗糖放入水中后逐渐消失
C.花生油在冬天变得不易流动D.淘米水浸泡蔬菜瓜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