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锥形瓶;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试管口未放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BC或BF(填字母)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是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学习了氨气之后,对其很感兴趣,上网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不可燃.氨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液体.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请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②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在上述装置Ⅰ中完成;为了防止氨气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该装置后通常还需接装置Ⅱ,可用该装置吸收氨气的原因是:氨气易溶于水;
③实验室若用装置Ⅲ收集氨气,气体应当从管口b(选填“a”或“b”)进入.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收集方法的特点和检验方法来分析;
(4)①根据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②氨气能污染空气,尾气要处理;
③根据氨气与空气的密度关系分析收集时的进气口.

解答 解:(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密度和溶解性;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故填:试管口未放棉花;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属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故选择装置B来制取;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可用装置C来收集;也可用装置F长管进入二氧化碳来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BC或BF;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4)①由题意可知,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液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种液体是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故填: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且易溶于水.为了防止氨气溢出进入空气,又为了防止发生倒吸现象,尾气处理可用装置Ⅱ来处理;故填:氨气易溶于水;
③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选择b为进气口;故填:b.

点评 熟练掌握气体制取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根据反应原理来进行合适的选择,能够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太阳能取暖
C.
铁矿石炼铁
D.
风力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Mg2+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Cl-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3)具有稳定结构的是BCE(填写代号,下同),最易失电子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在20℃时,用如图1、图2所示装置,分别进行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

实验一: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可观察到两处的白磷均不燃烧.
【实验现象及原因】将针筒中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瓶中,燃烧匙的白磷仍没有燃烧,原因是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导管口处的白磷燃烧.
【实验结论】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实验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生成Mg3N2固体,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橡皮塞等装配长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现象及原因】引燃燃烧匙中的镁条,塞紧橡皮塞,实验结束后,观察到广口瓶中的现象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化学方程式(任写两个)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
【实验结论】由此可知:不能(填“能”或“不能”)利用镁条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属于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且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加热铜丝后,铜丝变黑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目前珠宝界通常利用一种名为二碘甲烷的液体来鉴别莫桑钻和钻石.其鉴别方法是将莫桑钻和钻石分别放入二碘甲烷中,钻石下沉,莫桑钻上浮.这种鉴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写出两点即可)
钻石的密度比莫桑石的密度大;莫桑钻和钻石都不溶于二碘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例如: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汞;制造导线一般是用铜;水龙头表面镀的一般是铬;炒菜锅最好用铁制作;灯泡里的灯丝是钨;一种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钛.(以上空格均写物质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加入肥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描述生成物中含有2种分子.
(2)此变化的实质是(将答案补充完整):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氮分子分成氮原子和氧原子,一氧化碳分子分成碳原子和氧原子,然后碳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二氧化碳分子,氮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氮气分子
(3)画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