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硫酸钾 B. 氯化铵 C. 磷矿粉 D. 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向试管内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溶解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 )
A. 冰块 B. 硝酸铵 C. 食盐 D. 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 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 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C.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入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一)
(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颜色由_____,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继续往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证明了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实验二)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
(1)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要得到如图所得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字母)。
A 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溶液中
(2)根据如图2溶液pH变化,判断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
(实验三)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按照如表实验方法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再加入少量的氧化铜 | 得到蓝色溶液,无_____ |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化 学反应 |
(拓展延伸)同学们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H2SO4你的合理猜想是: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_____ | _____ | 猜想二正确 |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B. 无机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碳元素;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
D. 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化合物的分类。下图实线方框内是化合物的类别,相邻虚线方框内是对应的一种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请在图中填空。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的分类。下图实线方框内是化学反应的类型,相邻虚线方框内是对应的一个有水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在图中填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五四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1)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固体物质是怎样形成的_____?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的废硫酸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为铁制管道)因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