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0、无水硫酸铜是
色固体,如滴入少量药用酒精后变色,说明药用酒精中含
,其化学方程式是
CuSO4+5H2O=CuSO4?5H2O
分析:无水硫酸铜的化学式CuSO4(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5H2O(是纯净物),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为蓝色晶体(蓝色),二者注意区分. 也常利用无水硫酸铜的化学式CuSO4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
解答:解:无水硫酸铜是不含有结晶水的CuSO4它的颜色为白色的固体,它遇到水后会变成蓝色,题中加药用酒精后变色说明还有水,因为酒精不与无水硫酸铜反应,只能是酒精中含的水与CuSO4发生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其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CuSO4?5H2O
故答案为:白,水,CuSO4+5H2O=CuSO4?5H2O
点评:本题是一道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性的题目,在学习中要把化学中一些常见的有颜色的物质及其它们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要熟记.同时该题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物质的检验方法,通过此题可以知道用无水硫酸铜的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9、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㈠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是
Na2CO3 +CuSO4═Na2SO4+CuC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是Na2CO3溶液显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CO3与Cu(OH)2的混合物.
㈡查阅资料
Ⅰ.CuCO3与Cu(OH)2两种晶体都不含结晶水,两种晶体受热都容易分解,都是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Ⅱ.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
㈢设计与实验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过滤
(填一种操作名称),洗涤,低温烘干得到蓝色固体.

(2)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若用装置A、B组合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若用装置A、C组合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若要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A→
C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金坛市一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H2O、CO2、HCl等物质反应.某兴趣小组结合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探究Na2O2能否和氢气反应.(已知无水CuSO4是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固体与生石灰的混合物)

①按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②检查气密性(气密性良好),装入药品Na2O2
③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 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④检验氢气的纯度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渐渐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的硫酸铜未变蓝色;
⑤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
ABC
ABC
(填字母).
A.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B.吸收氢气携带的水蒸气
C.吸收装置A、B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步骤③目的是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Na2O2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Na2O2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

(3)步骤⑤关闭K1后,将看到A装置中的现象
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4)通过现象可知Na2O2能和氢气反应.请推测它们反应的生成物
A
A
(填字母).
A.NaOH          B.Na2CO3、H2O      C.NaOH、H2O        D.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滨湖区二模)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Na2CO3+CuSO4═CuCO3↓+Na2SO4
Na2CO3+CuSO4═CuCO3↓+Na2SO4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1)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2)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吸水后会变成蓝色.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过滤
过滤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取最后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硝酸、硫酸),无气泡产生
取最后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硝酸、硫酸),无气泡产生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一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C、B
C、B
(填“B、C”或“C、B”)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C中的现象为
白色固体变蓝
白色固体变蓝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6)小组同学称取该固体样品20 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115.6克,请计算该固体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1)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2)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吸水后会变成蓝色.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一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填“B、C”或“C、B”)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    ,C中的现象为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6)小组同学称取该固体样品20 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115.6克,请计算该固体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五校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1)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2)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吸水后会变成蓝色.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一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填“B、C”或“C、B”)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    ,C中的现象为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6)小组同学称取该固体样品20 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共用去稀盐酸10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115.6克,请计算该固体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