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B中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B中撒出,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作图法是对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2)t2℃时,70g a甲物质溶于100g水中所形成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的差别。实验时将红磷、蜡烛点燃后,同时伸入到大小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中。
(已知:实验前K1、K2、K3均关闭)
(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打开K1、K3,一段时间后,再_____。
(3)若某同学实验时,先将K1、K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镁可以和氧气燃烧:_____。
(2)镁与二氧化碳燃烧(已知镁与二氧化碳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_____。
(3)镁与氮气燃烧,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镁与氮气燃烧生成氮化镁其中氮元素显“﹣3”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6 | 8 | 10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3 | 25 | 5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g
C.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D.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缺铁时会得贫血症,如图是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
D.铁属于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将CO2捕捉后再将其资源化可实现CO2的可持续循环。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CO2转化为CO的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___________。
(2)CO可以作为燃料,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 | 2 | 30 | 20 | 10 |
反应后的质量 | m | 39 | 5 | 16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