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金、银、铜作货币金属
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C.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防锈
D.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煤气是否泄露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的分析,
B、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无数的小水珠,形成云雾缭绕的景象.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D、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有毒,而且具有可燃性,所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要注意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救人第一,小心遇明火引起爆炸.
【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银、铜的位置靠后,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货币金属;故对;
B、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把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云雾;故对
C、在铁器表面刷油漆,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故对
D、一氧化碳有可燃性,用然着的火柴检验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切不可点火.故错
故选D
【点评】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做好此题就要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用一支试管取少量“雪碧”,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本题不考虑其他物质的影响)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再变红色 D.先变蓝后再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用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B.氢氟酸盛装在细口玻璃瓶中
C.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如图2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2、NaCl和M中的 .
(3)为了区别NaNO2、NaCl固体,小明同学设计的鉴别实验方案如下:20℃时分别取NaNO2、NaCl各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氨水使无色酚酞变红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家用来测定年代的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电子数为6 C.质子数为6 D.原子序数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