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为了加强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C.将草木灰和碳铵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效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分析 A、根据焚烧塑料后对空气的影响进行分析;
B、根据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及肥效进行分析;
D、根据糖类和油脂的生理机理来分析.

解答 解:A、焚烧塑料后会产生大量烟雾,严重污染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错误;
B、添加剂有的是激素,有的是致癌物质,过量使用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如熟肉中加的着色素是亚硝酸钠,是严重的致癌物,所以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标准执行,错误.
C、草木灰呈碱性,可以和碳铵反应,生成氨气,降低了氮肥的肥效,错误;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正确;
故选D.

点评 环境、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与此相关的知识一直是中考的考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Cl2+2NaBr=2NaCl+Br2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CO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O具有氧化性B.氧化铜被还原
C.看到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物质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初二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前往学校东北刺五加种植实验园去调研刺五加生长情况,发现多株刺五加的叶子发黄,还有些一些叶子边缘出现枯萎,甚至呈现病虫害症状.如今你们已经了解化学肥料的功效,你觉得帮他们选择下列什么肥料就可以缓解刺五加的症状(  )
A.CO(NH22B.KNO3C.Ca(H2PO42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
D.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溶液中溶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生理盐水B.石灰水C.酒精溶液D.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受热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在密闭的体系里消耗CO2,使气体压强减小.
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以上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甲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取一个与甲装置同样大小和质地的软塑料瓶,充满CO2后,注入与NaOH溶液体积相同的水,振荡,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1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2
写出方案1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Cl2═CaCO3↓+2NaCl.
(3)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2SO2  ②Mg2+  ③CO2  ④$\stackrel{+2}{Cu}$SO4 ⑤O2-  ⑥H2O2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