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 )
A. 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B.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伏安法测电阻
D.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Ca2+、Cl﹣、CO32﹣、Na+ B. K+、SO42﹣、Cu2+、NO3﹣
C. SO42﹣、Cl﹣、Na+、H+ D. Cl﹣、K+、SO4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成果检测化学试卷(二)《逆袭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小珍同学将浓硫酸与铜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变蓝色,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铜能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____________。
猜想3:可能是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
猜想4:可能是氯化氢气体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4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和SO3分别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和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亚硫酸钡沉淀可溶于稀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珍对浓硫酸与铜粉的混合物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装置B中________时,停止加热,用注射器向装置B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1正确。
[反思拓展]
①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两种氧化物,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铜与稀硫酸加热不发生反应,铜与浓硫酸加热能发生反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
A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不同
B 浓硫酸与铜反应只利用了浓硫酸的酸性
C 铜能与浓硫酸反应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成果检测化学试卷(二)《逆袭卷》 题型:单选题
碳化氮(C3N4)常用于新型量子点显示器件。碳化氮中碳元素为+4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3
C.+1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松花蛋的制作工艺一般是用水将灰料[主要是生石灰(CaO)、纯碱(Na2CO3)、食盐(NaCl)等]调成糊状料泥,涂于新鲜鸭蛋上,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即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灰料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使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他们对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组的同学经过交流和讨论,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含有_____;
猜想二:滤液中含有NaOH、NaC1、Ca(OH)2;
猜想三:滤液中含有NaOH、NaCl、Na2CO3;
猜想四:滤液中含有NaOH、NaCl、Ca(OH)2、Na2CO3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_____一定不成立,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足量CO2 |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 滤液中一定不含_____ |
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两滴稀盐酸 | 无气泡产生 | 滤液中一定不含Na2CO3 |
(反思与评价)小红认为,步骤2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为了确定滤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小红同学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拓展交流)小明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三成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的盐酸、高锰酸钾溶液都是溶液
B.生铁、黄金、不锈钢都是合金
C.海波、松香、玻璃都是晶体
D.氯化钠溶液、石墨、铜都是导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A.肥皂水 B.鸡蛋清 C.洗洁精 D.矿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北省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成果检测化学试卷(一)《逆袭卷》 题型:单选题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倡导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下列做法与之不符的是()
A.大力发展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B.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C.实验室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不乱扔废旧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