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含有Ca2+(填一种微粒符号)较多的水称为硬水.
(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C(填序号).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3)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 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细菌
(4)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N2
(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碗筷放在开水中煮沸,其化学原理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分析 (1)根据定义知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
(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5)根据煮沸消毒的原理分析;

解答 解:(1)由于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所以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故填:Ca2+
(2)A、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所得溶液为蓝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溶液呈无色,故选项正确.
D、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 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故填: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4)据方程式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8个H原子、6个N原子、5个C原子、29个O原子,反应后有5个C原子、38个H原子、29个O原子,所以上述反应中3X含有6个N原子,故X物质的化学式为N2.故填:N2
(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碗筷放在开水中煮沸,是在给碗筷消毒,其化学原理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故答案为:细菌体内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点评 本题考查软硬水、溶液的知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水消毒的原理等,要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明学习完九年级化学后,对“金属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硫酸反应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明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相同形状的锌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编号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mL)
温度/℃收集40mL气体所需时间/秒
5%3048
10%2041
5%2069
10%3032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2)通过实验①③相比,说明其它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通过实验②③或①④(写编号)说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
(3)如果硫酸质量分数为5%,温度为25℃,则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范围为48s~69s.
【反思】
(1)小明在做以上四组反应时,发现一开始反应速率都很慢,原因是实验前没有除去锌表面的氧化膜.
(2)浓度相同,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在30℃时,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g锌粉、锌粒,再分别取20mL10%的稀盐酸,测定收集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3)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还有很多,请你再设计实验探究一种因素的影响.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着火,用水浇
B.室内着火,打开所有的门窗
C.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固体可能含有NaOH、NaCl、Na2CO3、CaCl2、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的成分可用化学式表示为CaCO3、Mg(OH)2
(2)无色溶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MgCl2+2NaOH=Mg(OH)2↓+2NaCl;
(3)原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该物质是氯化钠;
(4)取A、B、C、D 4种无色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分别滴加到盛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的试管中,就能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开的是A、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并伴有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B.光合作用C.木条燃烧D.敦煌木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向充满CO2的可乐瓶中注入NaOH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可乐瓶变瘪了,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示)CO2+2NaOH═Na2CO3+H2O.再注入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可乐瓶重新鼓起来,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Ba2+、OH-.肯定没有的离子是Fe3+、CO32-、SO42-,可能含有的离子是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制取少量NaOH溶液:将Ca(OH)2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过滤
B.检验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盐酸:取样,滴加AgNO3溶液
C.分离CaCl2和MgCl2的固体:溶解后,加入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
D.验证Cu的活动性比Ag强:将Ag丝伸入Cu(NO32溶液中,观察表面及溶液颜色是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