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4 B. 56 C. 30 D. 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防毒面具中用来除去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

A. 焦炭 B. 炭黑 C. 活性炭 D. 石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用等质量、等浓度 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 钾固体

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 集气瓶内燃烧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 间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国产手机华为 Mate9 近日在德国发布。手机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物质的化学式为 LiCoO2,其中 Li 的化合 价为+1 价,则该物质中 Co 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张南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内蒙古伊盟地区的天然碱湖带来一种“碱”样品(含 有碳酸钠、氯化钠和泥沙)。为测定这种样品(样品中的泥沙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中 碳酸钠的含量,并得到纯净的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反应中生成氯化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

(3)该“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

(4)若最终得到的滤液为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测定某混合物(只含氧化镁和氧化铝)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8.2g的固体混合物,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 45.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42.7% B. 44.0% C. 59.3% D. 7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途运输鱼苗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的时产生气泡。

(査阅资料)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就是石灰水。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生成什么物质?

(进行猜想)甲同学:生成碳酸和氧气;

乙同学: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同学和老师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1)打开下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①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出现,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预期的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震荡,②往所得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_。

①产生气泡,

②_________。

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

(问题讨论)

(1)运输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限时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 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D.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