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l.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化合物
B.X不能形成化学式为X2的单质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分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采用穷举法解题,即假设n=1时n=2时或n=3时,利用题目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n=1时核电荷数是1,最外层电子数也是3,这是不可能的;当n=2时核电荷数是7,最外层电子数是5,符合题目要求,该元素是氮元素;当n=3时核电荷数是17,最外层电子数是7,符合题目要求;当n=4时核电荷数会比18大,所以不可能.因此:
A、x元素是氮元素就是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KNO3或KClO3,故说法正确;
B、x元素是氮元素就是氯元素,形成的单质可以是N2或Cl2,故说法错误;
C、当n=1时,不存在;当n=2时核电荷数是7,最外层电子数是5;当n=3时核电荷数是17,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说法正确;
D、氮元素和氯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可以与金属元素写出化合物,如Mg3N2或NaCl,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B.

点评 该题是借助穷举法进行的解题,根据穷举的数值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判断出元素的种类,属元素知识的推断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电解水实验如图:
①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ab所接电源类型是直流电,其中b接的是电源正极,甲试管中是氢气,是B图中的A气体,如何验证乙试管中的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会产生什么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③在点燃氢气的实验中,验证产物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会产生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B.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都含有氧原子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甲烷分子比较,原子总数不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化学变化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l2=2NaCl (条件省略),下列不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B.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C.H2+Cu$\frac{\underline{\;\;△\;\;}}{\;}$H2O+CuD.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根据此图,请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 说出一条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200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2)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0.94%.
(3)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容易压缩;
②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相同;
③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6)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C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7)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使用清洁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用做燃料B.氦气用作气球
C.氮气用于填充灯泡D.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将某白色粉末A和一些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得到无色气体B、黑色固体C可在B中燃烧,得一种可供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E.
(1)写出名称:A是氯酸钾.C是碳.
(2)写出一条有关E的化学性质:灭火.
(3)写出B的一种用途: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体缺碘就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儿童智力低下、聋哑、痴呆.国家为了人民健康而规定:食盐必须加碘,每1千克食盐中加碘20毫克~40毫克.我市生产的碘精盐明确注明了主要成分:精盐、碘酸钾(化学式:KIO3).则每千克碘精盐中40毫克的碘是指(  )
A.碘酸钾B.碘分子C.碘离子D.碘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