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将试管夹从试管管口往下套
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紧贴手心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2}$

分析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根据试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C、根据液体取用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根据试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错误;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试管口处套,故错误;
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故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学好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功能.
(2)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硬水(填“硬水”或“软水”).
(3)医用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可以放置较长时间而不出现浑浊现象,这是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
(4)宁化小吃“锅边糊”的原料大致有:植物油、大米、白菜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大米.
(5)清明节期间,我县多处发生森林火灾,消防人员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或清除可燃性).
(6)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推进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2CO2+4X,则X的化学式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家”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现有O、H、C、Ca四种元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根据下面物质分类的要求组成物质,写出化学式(各举1例).

(2)生活中离不开火:
①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走进家庭,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②炒菜时铁锅里油着火了,你认为较好的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
(3)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①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贫血(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栏杆刷漆,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稀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③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盐脱氧剂,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H2O=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是(  )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0%
C.可用降温结晶法从热的甲物质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成分
①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一定不是NaCl溶液(可能是NaOH,Na2CO3或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
②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过滤,取滤液,(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或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合理即可).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不正确.
③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应该是氢氧化钠,但因吸收空气中CO2的而变质.
(2)测定碳酸钠的浓度
取该试剂瓶中溶液50g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假设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累计加入盐酸的质量/g02537.550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507585.397.8
请你计算:
①这一测定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2.2g.
②这一瓶试剂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
A.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
干冷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引燃铁丝,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
铺一层水的目的不相同(“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用玻璃棒引流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