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与液氧由不同分子构成 B.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 氧气能支持燃烧

A 【解析】 A、 氧气与液氧是氧气不同状态,属于同一物质,由相同分子构成,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联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干冰 过氧化氢 B. 混合物:洁净的空气 冰水混合物

C. 碱: 纯碱 烧碱 D. 复合肥:氯化钾 硝酸钾

A 【解析】 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氧化物,过氧化氢也是氧化物,正确;B、洁净的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冰是固态水,所以冰水混合属于纯净物,错误;C、纯碱的学名是碳酸钠,是一种盐,烧碱的学名是氢氧化钠,是一种碱,错误;D、氯化钾中包含钾元素,属于钾肥,硝酸钾中包含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错误。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2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使含6克A、6克B、8克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物质中,没有A、C;有15克B和若干克气体D,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A:B:C:D=________。

6:9:8:5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为6g+6g+8g=20g,则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20g-15g=5g;生成B的质量为15g-6g=9g;剩余物中没有A、C,说明A、C完全反应了,参与反应的质量分别为6g、8g。据此得出参加反应的A:B:C:D的质量比为6:9:8: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1)探究一: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下表是小组同学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请你分析并回答: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铁燃烧时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与_____有关,表中未填的一项你估计应当是________。

(2)探究二: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火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构成的。

(3)探究三: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Fe+2O2Fe3O4 铁中含碳量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气态沸点有 【解析】 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创新性,灵活考查了氧气的性质、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部分物质燃烧的现象及其特点等知识,注重培养信息综合分析与知识理解迁移能力。 (1)铁的燃烧即其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反应并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表达式为:3Fe+2O2 Fe3O4,比较镁条(不含碳)和含碳量不同的铁丝燃烧时的现象,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氧气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蜡烛 D. 红磷

D 【解析】 试题A选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气体;B选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C选项蜡烛燃烧,产生无色气体;D选项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答案选择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如何学习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________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________法.

观察;推理归纳演绎 【解析】 (1)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的是观察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小液滴”,运用的是推理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的是归纳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如何学习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________ .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 【解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②①④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①⑤ D. ①④②③⑤

A 【解析】 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定→收→验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倒(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⑤。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16届九年级中考化学题 题型:实验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组成的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

乙同学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____;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取该滴瓶内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证明猜想Ⅳ成立

(实验反思)丙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____(填“是”或“否”)。

略BaCl2+ K2SO4=2KCl+ BaSO4 ↓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否。 【解析】 【提出猜想】 猜想:溶质成分只有KCl;溶质成分为KCl和KOH;溶质成分为:KCl、K2SO4;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 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