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区别开来的是(  )
A.酚酞溶液B.石蕊溶液C.铁屑D.食盐水

分析 根据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 解:A、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变红,稀盐酸和水中不变色,不能鉴别;
B、石蕊试液在稀盐酸中为红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为蓝色,在水中为紫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铁屑在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水中无现象,不能鉴别;
D、食盐水与这三种物质混合都没有现象,不能鉴别;
故选B.

点评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差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闻气体
C.
装入固体粉末
D.
点燃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大于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过量的红磷后.立即伸人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1)实验时产生的现象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实验中.所用红磷应“过量”,原因是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
(3)实验时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吸收红磷燃烧释放出的热,以免造成由于气体膨胀使橡皮塞弹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写出化学名称:
名称俗名化学式名称俗名化学式
碳酸钠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碳酸氢铵碳铵NH4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
B.K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气体,所以所有的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饱和熟石灰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会看到晶体析出的是(  )
A.加入一定量NaOHB.加入一定量的NH4NO3
C.加热D.恒温蒸发一定量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室制取氢气原料是:锌、稀硫酸; 氢气的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分类B.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玻璃、塑料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②含碳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③涤纶、羊毛和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①工业制汽水时,利用 加压的方法使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里
②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需施用氮肥
③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C.“元素与健康”的关系D.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
①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防治贫血
②大米给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③氟、铁、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①酒精    乙醇  C2H6O
②盐酸    氢氯酸      HCl
③铜绿    氢氧化铜    Cu2(OH)2CO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