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A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2)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用水喷湿的一半小花变红色,另一半干燥的小花不变色,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C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疑惑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分析 (1)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2)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3)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解答 解:(1)装置B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瓶内压强减小,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变瘪;
(2)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用水喷湿的一半小花变红色,另一半干燥的小花不变色,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故填:用水喷湿的一半小花变红色,另一半干燥的小花不变色;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故填: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发生装置A(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此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了氧气.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CO2=CaCO3↓+H2O.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一般不用F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最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F(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加足量碳酸钙
B除去CO2中的H2O通入适量NaOH溶液
C检验CO32-向未知物质中加入稀盐酸
D鉴别某种纤维材料中是否含羊毛直接闻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c(填“b”或“c”)导管通入瓶内;
(2)A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3)某同学连接A、C、D进行实验,若实验时C中蜡烛燃烧更旺,D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另一名同学也是连接A、C、D进行实验,若实验时C中蜡烛熄灭,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中蜡烛熄灭,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物质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稀HCl、KOHB.CuSO4、KNO3、BaCl2
C.FeCl3、NaOH、HNO3D.NH3•H2O、Na2CO3、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生活、环境、能源、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一定质量金属X的粉末放入盛有Fe(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映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浅绿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X>Fe>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X的阳离子和Fe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Fe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 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 的是BD.
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能源汽车
(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同学们在化学学习中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操作步骤 相同的现象分析与解释 
 实验一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U形管中液面a下降,b升高
 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实验二 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固体重复一次上述实验
【本质归纳】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在探究溶液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他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13 11 
【探究过程】①如图乙所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②如图丙所示,另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由此判断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NaOH.
【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碳酸钠,你的判断依据是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探究反思】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上述【查阅资料】表中没有Na2SO4的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及相关现象,判断高溶液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说明理由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说明不含有硫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