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人类目前发现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占了大多数.
(1)如图是两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图中方框内填的是Ag.
(2)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冶铁和炼钢.实验室根据工业冶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的矿石的名称是磁铁矿,图中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分析 (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根据铬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工业图中方框内填的是Ag.
(2)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的矿石的名称是磁铁矿.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故答案为:(1)52.00;Ag;(2)磁铁矿;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反应原理、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氢氧化钠稀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氢氧化铝D.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然后,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 Mg2+B.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
C.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D.滤渣N中一定没有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B.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5个原子
C.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同学发现某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产生大量气泡,对其产生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已知维生素C泡腾片的配料:维生素C 2%、乳糖、碳酸盐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如图1,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水,1min后振荡锥形瓶.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射器活栓.猜想成立,且无其它气体生成.
【生成气体成分及原因】

猜想:气泡中含有CO2,依据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产生气体的原因:该泡腾片中含有酸性物质与碳酸盐反应.
进行实验:将维生素C泡腾片溶解于一定量水,用测量反应后的溶液酸碱度为3,说明该维生素C泡腾片含有酸性物质.
上述实验中固态酸性物质与碳酸盐反应时,水的作用是溶解固态酸性物质形成酸溶液,使之与碳酸盐反应.因此,储存该维生素C泡腾片应注意密封、干燥.
【探究二氧化碳源】
猜想:该维生素C泡腾片含有质量分数为20%的二氧化碳源(钠盐),有关资料记载二氧化碳源可能是①NaHCO3②③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利用图2装置(夹持仪器略)进行探究,图中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4.20g泡腾片粉末装入烧瓶中,松开弹簧夹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装置D为200.00g,夹上弹簧夹K,滴加稀硫酸;
④松开弹簧夹K,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⑤称量装置D质量为200.44g.
反应开始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除去装置中的空气.步骤④的作用是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吸收装置D中.数据处理:通过计算判断出以上猜想①(填序号)成立.
反思交流:
(1)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中对实验造成干扰.
(2)有同学提出,将D装置替换成与E相同的装置更加合理,原因是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能带出水蒸气.
(3)如果没有C装置,对该实验有没有影响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兴趣小组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猜想】①只有Na2SO4;②有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③有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②,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 铝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据此,甲同学认为猜想③成立,他的理由是
2Al+3H2SO4═Al2(SO43+3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提高】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知:Al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Na2SO4溶液显中性,所以认为猜想③可能成立,于是进行了实验,并证明猜想③确实成立,则:乙同学的实验操作可以是:滴入酚酞试液;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红色,由此否定了甲同学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气体】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在瓶口插入一个漏斗进行收集.
【查阅资料】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探究】如图2,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人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人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3中的②(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CO2气体.
(3)装置C作用是除去气体中没反应的二氧化碳.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水雾有可能是从B、C溶液中带出的,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在C装置后加一个(浓硫酸)干燥装置.
(5)采取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八中肯定含有甲烷(CH4),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一氧化碳(CO).
(6)经进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气体是CH4、CO2、CO的混合物,这几位同学拟用图4装置,粗略测定取样气体中CO2的含量.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若取样气体为100mL,装置C读数为65.0mL,则取样气体中CO2体积含量约为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不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速度慢,但产生氧气的质量不变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排水法收集的气体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6号元素的名称是硫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S2-.写出与11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
(2)如图2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38,锶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rO.通过如表分析可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写出第三周期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Mg.
(3)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为N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