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设计的方案如图所示,并进行实验;

(1)取A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人酚酞溶液,现象为酚酞试液变红色;
(2)向B中通人CO2,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CO2与Na0H发生反应了吗?
[查阅资料]①过量的CO2通人NaOH溶液时,生成NaHCO3;②Ca(HCO3)可溶于水;(3)NaHCO3+NaOH═Na2CO3+H2O;
[实验与分析]甲乙同学都分别取F溶液进行实验;
甲同学:向F中滴人硝酸钙溶液,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向F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大家分析后认为,乙同学的实验和结论正确;
①甲同学的判断错误的原因是如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向F中滴人硝酸钙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②乙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不能和硝酸钙反应,氢氧化钠不能和硝酸钙反应,碳酸氢钠不能和硝酸钙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取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人酚酞溶液时,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酚酞试液变红色.
(2)①二氧化碳不能和硝酸钙反应,氢氧化钠不能和硝酸钙反应,因此甲同学的判断错误的原因是:如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向F中滴人硝酸钙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故填:如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向F中滴人硝酸钙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②乙同学实验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前面的系数比为4:1: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含有HCl、CO2、CO、O2的混合气体依次作如下处理:(1)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2)通过足量的石灰水;(3)通过灼热的铜网;(4)通过灼热的CuO (假定各步参加反应气体均无剩余),最后剩下的气体物质有(  )
A.COB.CO2C.O2D.什么气体都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比较金属活动性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四支大试管,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镁条、锌粒、铁粉、铜片,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收集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结果发现铜片不与酸液反应,而其余金属产生氢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镁、铁、锌.
(2)下列实验过程中的几步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①④③②.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④向大试管内装金属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3)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钉、铁粉,再分别加入3毫升10%的稀盐酸,发现b中比a中产生气泡多且快,由此得出影响“比较金属活动性因素”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因素有金属的形状.据此,试说明第(1)题的实验设计不合理之处是金属形状不同.
(4)另取一支c试管加入与b试管中等量的铁粉,再加入3毫升15%的稀硫酸,仔细观察较长时间,铁粉表面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这支试管浸入约60℃的热水中,试管内气泡明显增多.试对比第(3)题b中的现象,分析b、c两试管中实验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反应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为研究酸的性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粒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她猜想可能是粗锌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
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下列哪种物质?B.
A.HCl       B.CuCl2        C.NaCl        D.CaCl2
(3)实验中小刚发现加入上述所选物质,纯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四种溶液中的Cl-对溶液起了促进作用.
(4)小刚想通过用一定质量粗锌和足量的硫酸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来计算粗锌的纯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虚线框中应接入图2中的②,广口瓶上方残留的空气不会(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老师带领五班的同学们探究CO2与碱的反应,请你一同参与.

Ⅰ.同学们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Ca(OH)2都能发生反应.
(1)分别向甲、乙两个瓶中注入少量、等体积的两种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说明CO2能与Ca(OH)2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
(2)下列实验现象中,一定能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bc(填序号).
a.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b.U型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       c.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发生改变.
Ⅱ.博宇在另外的实验中,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2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石灰水未变浑浊;有的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沉淀消失).
【提出问题】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a.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b.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石灰水的浓度太小,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太少.
c.石灰水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与石灰水的浓度、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有关.
【进行实验】如图3,①所用盐酸与分组实验相同;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步骤1:分别取一定体积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成50mL溶液.
步骤2:分别向50mL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 V饱和石灰水/mL V蒸馏水/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明显浑浊 沉淀减少 是否澄清 
 ① 50 0 19 56 366 持续通入CO28min以上,沉淀不能完全消失
 ③ 30 20 25 44 128
 ④ 20 30 27 35 67 89s后完全澄清
 ⑤ 10 40               通3min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所用石灰水为饱和溶液的是①(填实验序号).
(2)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3)通过实验分析,猜想a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
(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为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你的建议所用石灰水的浓度不能太小,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溶液、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a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
操作现象结论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C(填编号,下同)再滴加E.
A.盐酸B.KCl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铜+氧气→氧化铜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C02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设计实验】
(2)方案一: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
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人CO2,然后滴人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了沉淀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方案二:接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然后打开活塞烧杯中的水吸入集气瓶中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方案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结论,还应再做对比实验,理由是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