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 元素 B. 单质 C. 原子 D. 离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分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B.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C. 氧化汞汞+氧气 D. 氢气+氧化铜
铜+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今年暑假,巴厘岛蓝色可乐汽水风靡全国。下图是该可乐汽水配料表的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问题。
蓝色百事可乐汽水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磷酸、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咖啡因、苯甲酸钠、阿拉伯胶、亮蓝、诱惑红
(净含量)450mL
(营养成分表)
项目 | 每100毫升 |
能量 | 190千焦 |
蛋白质 | 0克 |
脂肪 | 0克 |
碳水化合物 | 11.5克 |
钠 | 8毫克 |
蓝色百事可乐汽水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磷酸、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咖啡因、苯甲酸钠、阿拉伯胶、亮蓝、诱惑红
(净含量)450mL
(营养成分表)
项目 | 每100毫升 |
能量 | 190千焦 |
蛋白质 | 0克 |
脂肪 | 0克 |
碳水化合物 | 11.5克 |
钠 | 8毫克 |
(1)据分析,碳酸水是由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
(2)该瓶可乐中含有钠元素________g(精确到0.001g)。
(3)配料表中的苯甲酸钠起防腐作用,其化学式为C7H5O2Na,试计算:
①Mr(C7H5O2Na)=________。
②苯甲酸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③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多少克钠元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实验室中常配有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旦需要使用时,只要打开阀门、液态二氧化碳便会迅速气化并喷出。下列对这一过程中二氧化碳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B. 二氧化碳分子变成了别的分子
C. 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新陈代谢 B. 金属锈蚀 C. 食物腐烂 D. 蜡烛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可用推拉注射器栓塞的方法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A.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 瓶中液面上升
C.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 注射器内有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
A. 2N:表示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B. FeO:表示氧化铁
C. 2Cu2+:表示 2个铜离子 D. 2Na:表示2个钠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方程式简要表示下面的反应,并在括号里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