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O2 +H2O=H2CO3 B. CaCO3CaO+CO2↑
C. Zn+H2SO4=ZnSO4+H2↑ D. 2NaOH+H2SO4=Na2SO4+2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知不足而后进。
(1)①如图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②为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在不改变探究目的和药品的前提下,请你改进实验(画出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2)碳循环是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之一,使空气中的CO2保持相对稳定。
①请在下方用“→”表示C、CO2、CaCO3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 g
B.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10 g
C. 将20℃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将40℃时甲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会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步骤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II.将盛有足量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向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
步骤III.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0mL。
(1)步骤Ⅲ中,关闭K1、K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对比步骤II和III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2,观察到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自然界中的水有如图1所示的循环过程。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2.53%,且分布不均匀。上图2为我国部分地区淡水储量及年人均拥有量的相关数据。
沿海地区解决淡水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海水淡化。图3是海水淡化过程简单示意图。
最近,科学家创造了强大的“吸汽材料”(MOFs材料)并开发出在沙漠也能“吐水”的“集水神器”(图3)。MOFs材料具有亲水孔道,对空气中的水蒸气具有超强的吸附作用。MOFs材料可选择的金属原料很多,像MOF-801使用的氧氯化锆(ZrOCl2)原料,价格比较昂贵。而合成MOF-303的原料是便宜易得的氯化铝(AlCl3),可大大降低成本。
水在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中充当重要角色。工业上,水常用作冷却剂、溶剂或原料。如工业上通过电解食盐水获得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蒸发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2)MOF-801使用的原料中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
(3)海水淡化过程中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工业电解食盐水获得烧碱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人工降雨也是缓解淡水危机的方法之一
B.电解食盐水过程中水的作用是溶剂
C.北京是所列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D.与MOF-801相比,MOF-303应用前景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乃万物之本原
(1)水的净化如图是一种水净化装置,可以除去 99.3% 的细菌和病毒。该装置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
(2)水的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收集气体体积比为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水的用途 对图中分析有误的是____(填序号)。
A.烧杯中的水便于观察是否有气体排出
B.集气瓶中的水主要用于降温
C.试管中的水作为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仪器(装置)回答问题(省略夹持仪器)。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制备并收集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的氧气,组装装置除需仪器a、c、i.j外,还需选用_______ (填标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
(3)写出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欲使反应随时发生或终止,应选取仪器___ (填标号)组装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们发现两支蜡烛都熄灭了。
(提出问题)实验A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所以蜡烛熄灭。
猜想2:烧杯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
实验I:点燃蜡烛,塞紧胶塞。待蜡烛熄灭后,用放大镜照射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
实验II:经检测,实验A中,蜡烛熄灭时,烧杯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3%。在集气瓶中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收集气体,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和燃烧的红磷,实验记录如下:
V(O2):V(CO2) | 蜡烛 | 红磷 |
1:4 | 燃烧 | 燃烧 |
1:5 | 燃烧 | 燃烧 |
1:6 | 熄灭 | 燃烧 |
1:9 | 熄灭 | 燃烧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
(3)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II证明猜想2错误,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结合实验I与实验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实验反思)
(6)通过此实验,同学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如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