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A装置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的装置,一般从分液漏斗(其作用是分离液体)加入液体,固体先放在锥形瓶中,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用排空气法收集可能混有少量空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A装置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的装置,一般从分液漏斗(其作用是分离液体)加入液体,固体先放在锥形瓶中;故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可能混有少量的空气,相对而言,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2)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 |
B. |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
C. | 铝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1203 | |
D. |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 质 | 杂 质 | 试 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 | O2 | 过量的木炭粉 | 灼烧 |
B | NaNO3溶液 | CuSO4溶液 | 适量Ba(OH)2溶液 | 过滤 |
C | Cu粉 | CuO粉末 | 足量HCl溶液 | 过滤,蒸发 |
D | CaCl2溶液 | HCl溶液 | 过量生石灰 | 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向样品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Ⅱ.向样品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并用玻璃棒搅拌 | 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中开始产生气泡 溶液仍呈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空气受压体积变小--分子间隔变小 | |
B. | 湿衣服蒸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
C. | 酒精蒸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 |
D. | 墙外闻到墙内花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是催化剂 | B. | 一定不是催化剂 | ||
C. | 一定改变了A的分解速率 | D. | 有可能发生分解产生了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