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某同学用食品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

请回答:①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②溶液丙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2+、Na+、H+(写微粒符号).
实验Ⅱ:将乙洗涤烘干后,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乙生成丁.
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金属A与B的活动性:A>B(填“>”“<”或“﹦”);
②区别有色溶液C与有色溶液D的方法是观察溶液颜色,蓝色为CuSO4溶液,浅绿色为FeSO4溶液;
③反应③的化学方程为:CuSO4+2NaOH=Cu(OH)2↓+Na2SO4,不用填,
④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分析 实验Ⅰ:根据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自制脱氧剂的成分的性质分析溶液丙中含有的阳离子;
实验Ⅱ:①根据金属A可以从溶液C中置换出金属B进行分析;
②根据溶液的颜色不同区别溶液C、D;
③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
④根据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进行分析.

解答 解:实验Ⅰ: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是过滤,所以操作a是过滤;由自制脱氧剂的成分可知,硫酸与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所以,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亚铁、剩余的硫酸,和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所以溶液丙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2+、Na+、H+
实验Ⅱ:①金属A可以从溶液C中置换出金属B,所以金属A与B的活动性:A>B;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C、D分别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由于颜色的不同.区别溶液C与溶液D物质的方法是观察溶液颜色,浅绿色为FeSO4溶液,蓝色为CuSO4溶液;
③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④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故答案为:实验Ⅰ:过滤;Fe2+、Na+、H+
实验Ⅱ:①>;
②观察溶液颜色,浅绿色为FeSO4溶液,蓝色为CuSO4溶液;
③CuSO4+2NaOH=Cu(OH)2↓+Na2SO4
④CuSO4+BaCl2═BaSO4↓+CuCl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依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反应流程图,明确具体的物质性质来解决相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一固体在试管中加热后,试管中没有固体残余物,有关该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不能肯定是什么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D.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燃烧B.牛奶发酸C.雕刻木器D.白菜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产生.
(2)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2+4H2═2H2O+X,则X的化学式为CH4
(4)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①③(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现有H、Cl、O、Ca、C六种元素选用合适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组成化合物,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1)难溶性盐CaCO3,(2)无氧酸HCl,(3)食醋的主要成分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从氢气、盐酸、干冰、氢氧化钠、碳酸钙、酒精、硝酸钾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CO2
(2)可用作理想的高能燃料的气体是H2
(3)可用于除铁锈的酸是HCl;
(4)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其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NaOH;
(5)用作建筑材料的大理石,其主要成分是CaCO3
(6)属于有机物的是C2H5OH;
(7)属于复合肥料的是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氯原子3Cl; 
(2)2个亚铁离子2Fe2+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4)写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K$\stackrel{+7}{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CO2气体(CO)点燃
BN2气体(CO2通过澄清石灰水
CK2CO3固体(KCl)加水溶解,过滤
DNa2NO3溶液(Na2SO4加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牙膏是生活必需品,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品牌市售牙膏展开如下探究,请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
a、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高温不分解;
b、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CO2
c、牙膏中保湿剂、增稠剂、香精等均为有机物(有机物在高温加热条件下转化为气体).
(1)取一小段牙膏,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其上层清液的pH为8.3,则此牙膏显弱碱性,实验室能否用pH试纸测得该数值,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pH试纸只能测定出整数值;
(2)小岳同学发现,此品牌牙膏在冬季会出现颗粒变大的现象.资料显示是牙膏中的K12(一种钠盐)析出,则K12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是K1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
(3)为测定此牙膏中SiO2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3次实验: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取2.0g牙膏膏体,烘干水分,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②转移剩余物至烧杯中,加入稀HCl,至气体不再产生为止;
③过滤、洗涤、称量得到剩余固体质量(如表);
实验编号123
实验前(g)2.002.002.00
实验后(g)0.430.440.45
④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数据处理】:
(4)此测定做3次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5)综合上述实验方案及实验数据,计算此牙膏中SiO2的质量分数.22%;
【实验分析】:
(6)按上述实验步骤操作,发现测定结果偏大,导致偏大的原因可能是步骤③中,没有将剩余固体进行干燥,有洗涤液附着在固体表面;
(7)高温加热的目的除为了除去CaCO3及NaHCO3以外,还为除去保湿剂、增稠剂、香精等有机物;
(8)步骤②中,加稀HCl发生的反应有CaO+2HCl═CaCl2+H2O、Na2CO3+2HCl═2NaCl+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9)步骤③中,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固体表面附着的CaCl2和NaCl溶液,若不洗涤,则测定结果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为保证洗涤效果,最好用A洗涤.
A.蒸馏水     B.自来水     C.饱和NaCl溶液     D.饱和C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