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 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都可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现有两瓶气体,分别为甲烷和一氧化碳,以下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 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将两种气体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t ℃时,测得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某物质(不含结晶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B. P、Q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随着水质量的增加该物质的溶解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____________.
(4)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比较二氧化碳含量 | B、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 | C、区分硬水和软水 | D、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和桥联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 |
(探究三)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和桥联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步骤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 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B. 给试管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C. 瓶内充满气体后,先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于桌上
D. 结束实验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将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n%)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绘制成了下列图像,你认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六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称得质量为6.2 g(1g以下用游码),另一同学发现该同学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请问该同学实际称的药品质量是多少克( )
A. 6 g B. 5.8 g C. 6.2 g D. 6.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