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8年3月5日台湾民进党政府宣布重启核电,而台湾是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可能重蹈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重大核事故,并不顾民意的反对欲开放来自日本核灾地区的食品。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钢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条件下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爆炸引起核泄漏,造成铯137(137是相对原子质量)散逸到空气中。铯的核电荷数是55,则铯的中子数是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科学、安全地利用核能 B.充分利用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

C.尽可能多使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 D.寻找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能源

都产生新物质 核变化原子发生了变化(原子核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原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原子核没有变) 4H2O+3Fe Fe3O4+4H2, 化学 82 C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说明产生了金属钡等新的物质,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都产生新物质;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A. ①⑤ B. ②③⑤ C. ③⑤ D. ②③④

C 【解析】①盐酸具有挥发性,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没有发生变质,错误;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没有发生变质,错误;③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正确;④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它不和空气中物质反应,质量不变,不会发生变质,错误;⑤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变大且变质,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可用H2O表示的是

A. 可燃冰 B. 干冰 C. 冰水 D. 水银

C 【解析】A、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不能用H2O来表示,故错误;B、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不能用H2O来表示,故错误;C、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用H2O来表示,故正确;D、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不能用H2O来表示,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长丰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40℃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质量大

C. 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80℃时,加热两者的饱和溶液,均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C 【解析】A. 甲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来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错误;C. 8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两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 80℃时,加热两者的饱和溶液,甲变为饱和溶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长丰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长丰县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县内特产有很多,大多都是美食,如下塘烧饼、吴山贡鹅、罗塘红烧肉、庄墓圆子等。这些美食中缺乏的营养素是

A. 维生素 B. 糖类 C. 油脂 D. 蛋白质

A 【解析】列举的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缺乏维生素,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 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

C. 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 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含有KCl

B 【解析】混有杂质的碳酸钠加水后溶液澄清,一定不存在硝酸钡,纯净的碳酸钠10.6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4.4克,纯净的碳酸氢钠10.6克生成的二氧化碳约是5.55克,即比同质量的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多;氯化钾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比同质量的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少;现在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说明碳酸钠中的杂质既有比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多的,也有比碳酸钠生成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会下降的是 ( )

A. 生石灰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浓硫酸

B 【解析】A. 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错误。 B.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正确; C. 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错误; D.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题型:单选题

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15

B. 元素符号为P

C. 核外电子数为30

D.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C 【解析】A、由图可知,磷的原子序数为15,正确; B、磷的元素符号为P,正确;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核外电子数是15,错误;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州市白云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表示的物质,固态时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单选题)

(2)①图1中,“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图2和图3中微粒变化的共同点,可以得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

(3)图4表示稀盐酸(左)稀硫酸(右)参加反应,图5表示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

图4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图5中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________ ________

干冰 C 铁原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H+ + OH- = H2O) C SO42- Cl- 【解析】(1)①“”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固态时俗称干冰。②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是4:1,故选C。(2)①“Fe”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铁原子。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OH- = H2O。(3)酸都能与氢前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稀盐酸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稀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