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食物腐败 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 矿石粉碎 D.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C 【解析】A、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的缓慢氧化的过程,故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C、矿石粉碎是矿石发生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有氨气放出,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待测溶液,故错误; B、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的引流,故错误; C、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正确; D、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氢氧化钠、____________

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同学

加入足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

加入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一成立

丙同学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一成立

(实验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滤液中不含碳酸钠;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丙同学的实验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和现象,可证明猜想一成立。

(反思迁移)①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用两种盐溶液及相应的实验操作,也可确定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这两种盐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取某物质时,除了根据原理设计实验,还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或Na2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会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aCl2和Na2CO3(或氯化钙和碳酸钠)(合理即可) 控制反应物的用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碱、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猜想假设: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作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 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7:25 33.3 【解析】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12:56,由化学式可知,含12份质量的碳元素的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份质量,碳酸钙的质量为100份质量,则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6-48)=8份质量,含8份质量的氧元素的氧化钙的质量为562=28份,故固体混合物作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28:100=7:25;稀盐酸与碳酸钙和氧化钙反应都生成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 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D.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C 【解析】A、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大,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对于酸性溶液,pH变大,对于碱性溶液,pH会降低,错误; C、若铜粉的量不足,则空气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耗尽,故测量结果偏低,正确;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相当于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诸城市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二(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下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Ⅱ实现了的_____________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c和d的化学式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ABCO2+H2CO+H2O无机物向有机物(或氧化物向碳氢化合物)C8H10相同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或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解析】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而其本身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填:AB;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诸城市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二(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B. 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将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解析】A、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剂减少,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C、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大小为:乙>甲=丙,其质量分数为:乙>甲=丙,升温到t2℃时,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大练习(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1)以上操作合理的而先后顺序为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请写出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上述试剂中的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

①②⑤③④ BaCl2+Na2CO3=BaCO3↓+2NaCl 氯化钾对于氯化钠来说,也是杂质 【解析】(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合理的而先后顺序为①②⑤③④;(2)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不带电 B.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解析】 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错误. C、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