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前者表示化学变化、后者表示化学性质的是(  )
A、煤气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生锈--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C、湿衣服晾干--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用葡萄酿酒--干冰易升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为一过程;化学性质: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关键字“能”“易”“会”“可以”等字眼.
解答:解:A、煤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B、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用葡萄酿酒属于化学变化,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铜绿[Cu2(OH)2CO3](又名孔雀石)在加热时分解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G是常见的红色金属,如图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1)是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A.
 
,D.
 
,X.
 
.(填化学式)
(2)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方程式:
 
.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水在通电时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
 
(填“改变”或“不变”,下同),分子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归纳和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
(1)请从以下三个方面比较CO2和CO的不同点(每项只要求写一点)
A:构成
 

B:性质
 

C:危害
 

(2)写出CO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省略).其中二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
(1)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时,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2)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所加试剂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NaCl(Na2SO4适量硝酸钡溶液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CO2(CO)足量氧气点燃
CCu(CuO)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Ca(OH)2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2)甲组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当实验完毕后,应先
 
,后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式写下方)
 

(3)该组同学发现气体带有红色,则原因是:
 

(4)乙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式写下方)
 
.检验O2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5)若收集某气体,可采用装置C或D,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至少写两点)
 
 

(6)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相互交流,认为其中一种方法更好,他们认为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至少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该装置图有哪些错误?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错误:
 
,后果:
 

错误:
 
,后果:
 

错误:
 
,后果:
 

错误:
 
,后果:
 

错误:
 
,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被蚂蚁、蚊虫叮咬后人会感觉痛痒,这是由于昆虫分泌出的酸性物质有刺激作用,该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酸,甲酸的化学式为CH2O2.下列有关甲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中含有碳、氢、氧原子
B、甲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6
C、甲酸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甲酸分子中有24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