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
(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_____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填选项,多选)
A Ca(OH)2 B 锌粒 C 碳酸钠 D 紫色石蕊溶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图2中c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
(5)图3是NaOH和稀HCl反应的示意图,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微粒数目减少的有_____。
【答案】红 BCD 减小 放热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Na+、H+ NaOH+HCl=NaCl+H2O H+、OH﹣
【解析】
(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红色;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锌粒、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作试剂。故填:红;BCD;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盐酸和氢氧化钠不断反应,碱性减弱,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填:减小;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
(4)c点的温度最高,表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b点是温度降低的过程,说明反应已经结束了,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氢离子;故填:酸碱恰好完全中和;Na+、H+;
(5)NaOH和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微粒数目减少的有H+、OH﹣,这是因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故填:NaOH+HCl=NaCl+H2O;H+、OH﹣。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
(1) 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该“队员”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那么C位置“队员”在农业生产中的“特长”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连线②代表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________“队员”(填物质名称),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其成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少量水。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为测定其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
①装置气密性完好,A、C、D中所装药品均为足量;
②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③在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将质量为12.0g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连接装置,关闭弹簧夹,加热;
II.待样品完全反应,先 ____(选填“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空气”或“熄灭酒精喷灯”);
III.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中质量分别增加了2.5g、3.3g;
IV.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氢氧化镁和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装置E的作用为_____。
(5)实验反思:实验步骤不变,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碳酸钙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下同) ;若没有装置E,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央视网消息:世界首条试验段光伏高速公路一山东济南南绕城高速,已于2018年3月28日正式通车。这项交通行业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科技,引发脸书( Face Book)推特( Twitter)等境外社交平台上众多海外网友的关注,光伏电池的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试回答:
①在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在高温下,SiO2和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哪条曲线。根据以下信息
(1)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2)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
(3)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Y代表丙
B.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C. t2℃时,分别将X、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X析出的晶体一定比Y多
D. 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B. 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 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D.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片是一种化合物
B. 碳片和 C60 是同一种物质
C. 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D. 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钙 B 乙醇(C2H5OH) C 二氧化碳
(2)近期,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有吸附性 B 重复利用 C 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3)如图,二氧化碳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_____.则分解不完全.
③上述设想的优点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④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无色酚酞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pH试纸
(4)如图丙,在A瓶中盛满CO2气体,将装有96℃以上但未沸腾热水的B瓶,放入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先用注射器抽取20mL的水,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未见B瓶中发生现象.
②再用另一只注射器抽取20mL的浓NaOH,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写出用B装置制备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填字母序号);②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之前必须先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