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向100g稀H2S0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0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0A段无沉淀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2)加入镁粉的质量为2.4g.
(3)求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分析 (1)根据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过量,所以OA段是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生成沉淀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加入镁粉的质量进行解答;
(3)硫酸和金属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H2SO4═MgSO4+H2↑、H2SO4+2NaOH=Na2SO4+2H2O、MgSO4+2NaOH═Mg(OH)2↓+Na2SO4,最后硫酸全部生成硫酸钠,由反应前后硫酸根的质量不变,进而计算出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过量,所以OA段是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2)生成沉淀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加入镁粉的质量,由图可知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所以加入镁粉的质量=5.8g×$\frac{24}{24+(16+1)×2}$×100%=2.4g;
(3)硫酸和金属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H2SO4═MgSO4+H2↑、H2SO4+2NaOH=Na2SO4+2H2O、MgSO4+2NaOH═Mg(OH)2↓+Na2SO4,最后硫酸全部生成硫酸钠;
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Na2SO4~2NaOH~H2SO4
         80     98       
      80g×20%   x
$\frac{98}{80}=\frac{x}{80g×20%}$      x=19.6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frac{19.6g}{100g}$×100%=19.6%.
答:(1)H2SO4+2NaOH=Na2SO4+2H2O;(2)2.4;(3)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图表信息,确定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质量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的质量增加
B.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的铁钉的质量增加
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H2SO4的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OH)2═CaCO3↓+H2O;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4)乙炔(C2H2)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3).(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4月17日,重庆市渝中区石板坡的一幢民房发生火灾后,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火灾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先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已完成);
②用Fe2O3将CO转化并加以检测(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及装置】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提示: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1)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则气体样品进入上述装置中的接口顺序是:e→fcdabc.写出下列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2)空气污染物包括:CO、可吸入颗粒物及能导致酸雨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硫)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无尾气处理装置;在装置末端用气球收集或点燃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物质B的溶解度是80g.
(2)P点所表示的意义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相对于B曲线来说,图中P、M、N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点是PN.
(4)在t2℃-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B、A、C.
(5)t3℃时,在100g水中加入90gA物质配成的溶液属于饱和(“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配成的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为1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4.4%.
(6)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7)从该图中曲线的趋势来判断,在这三种物质中可能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A;你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变化较大.
(8)若要从B的溶液中提取B最简单的方法是蒸发.
(9)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相应的温度区间为大于t3℃.
(10)t1℃时,20gA(不含结晶水)物质中加入50g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省略了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部分生成物),图中”→“表示箭尾的物质可转化成箭头的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又表示箭尾的物质可转化成箭头的物质;”?“表示两端物质间可互相转化,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I、H是两种常见的金属(其中金属I的颜色为红色).③和⑦的反应物质均为置换反应(形如AB+C→CB+A).请回答下列内容

(1)写出I、H的物质名称:I是铜,H是铁.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H2O.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5)写出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6)写出反应⑩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能达目的是(  )
A.
测溶液的pH
B.
   稀释浓硫酸
C.
  加热液体
D.
取用液体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小强想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小红想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D或BE(填装置序号),请你比较小红和小强的方法,期中小红选择的方法的优点有节约能源(答一条)
(2)小刘同学在复习“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他认为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水,能更好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氮气是由氧化铵与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钙与水,请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小刘同学想收集一瓶氨气,它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