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I、Ⅱ的名称是_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答案】(1)过滤;(2)2.2;(3)碳酸钙与硫酸钠、硝酸钡;(4)硫酸铜;(5)11.87克
【解析】(1)过滤能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无色气体的质量是7.33g-5.13g=2.2g;(3)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说明有硫酸钠,同时,7.33g固体灼烧后得固体余物5.13g,可判断固体中有硝酸钡,溶于水时生成了硫酸钡沉淀;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CaO+CO2↑
100 44
X 2.2g
100/x=44/2.2g x=5g 所以7.33g固体中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
设生成2.33克硫酸钡沉淀需要硝酸钡的质量为y
Na2SO4+Ba(NO3)2 = BaSO4↓+ 2NaNO3
261 233
Y 2.33g
261/y=233/2.33g y=2.61g
生成硫酸钡的总质量为6.99g,则硫酸钠的质量为m
Na2SO4+Ba(NO3)2 = BaSO4↓+ 2NaNO3
142 233
m 6.99g
142/m=233/6.99g m=4.26g
固体中一定有的碳酸钙与硫酸钠、硝酸钡的总质量为5g+4.26g+2.61g=11.87g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该周期中,个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至右____元素过渡到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_______。
(4)写出含有铝元素的常见氧化物、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类别 | 氧化物 | 碱 | 盐 |
物质的化学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 | A | B | C |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 | 1ml唾液 | 1ml唾液 | 1ml唾液 |
1ml盐酸溶液 | 1ml蒸馏水 | 1ml氢氧化钠溶液 |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
水浴10分钟 | 37℃ | 37℃ | 37℃ |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
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 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 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________。
A.⑤③②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步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4)根据下图,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