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0g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④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据此解答.

解答 解:A、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只能溶解80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00g+80g=180g,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C、在同一温度下比较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没提温度,不能比较,错误;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是t1℃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是t2℃时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象可以看出,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的大于乙,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将如图所示仪器的编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用的仪器A、E.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的仪器B、D.③进行过滤操作需用的仪器B、C.
(2)做化学实验时,出现了以下情况,试从供选的可能原因中,选择恰当的答案用编号填入空格内:
a.瓶底放了少量水或一薄层细沙;         
b.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
c.瓶底未放少量水或一薄层细沙;          
d.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一氧化碳;
①做铁丝在氧气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炸裂c.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部分铜又变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B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A烧杯中无明显变化,这个实验说明氨水具有的性质是氨水具有挥发性(或碱性)(只填其中一点).
(2)用乙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小烧杯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NaCl+NH3+CO2+H20═NaHCO3+NH4Cl
(2)2NaHCO3$\frac{\underline{\;加热\;}}{\;}$Na2CO3+CO2↑+H2O.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只有一种溶质
C.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图所示是某厂应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据图回答:

(1)上述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
(2)流程Ⅰ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碳酸钠;
(3)流程Ⅱ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氨气的水溶液是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4)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流程Ⅱ中发生的总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5)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反思】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HCl(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
(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Ca(OH)2(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一次实验创新比赛中,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多个简单实验,该装置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
(1)若滴管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试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是氨水;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先将乙滴管中的稀硫酸滴入烧杯2中,观察烧杯1中的纸花是否变色.再滴入甲滴管中的水,此时观察烧杯1中的纸花是否变色;
(3)若滴管甲中吸有水,烧杯②中盛有镁粉,先将甲中的水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由此判断,烧杯①中的物质是浓硫酸,滴管乙中的液体是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