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在如右图所示的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已知这瓶溶液是以下5瓶溶液中的一种:HNO3溶液、Mg(NO3)2溶液、Ba(NO3)2溶液、Cu(NO3)2溶液、NaNO3溶液。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____溶液,只可能是其他3种溶液中的一种。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是何种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用试剂:稀H2SO4、NaOH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下图所示:
(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
A B C D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图的编号),B图表示________(填物质名称),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X↑+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入刑”。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1)乙醇(C2H5OH)易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红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由Cr3+和SO组成,则硫酸铬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某兴趣小组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猜 想】
猜想1:只有乙醇;猜想2:只有乙酸;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3 成立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钠投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动,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
B.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C.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D.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