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又可节约药品.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②(填①或②)通入.
(3)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和E.

分析 (1)从注射器与长颈漏斗比较,注射器上有可以控制的活塞,可以根据实验时的需要控制添加药品的速度,故可控制反应速率,不用时可随时停止,又可节约药品去分析;
(2)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3)从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去分析.

解答 解:(1)注射器与长颈漏斗比较,注射器上有可以控制的活塞,可以根据实验时的需要控制添加药品的速度,故可控制反应速率,不用时可随时停止,又可节约药品.
故答案为:可控制反应速率,又可节约药品;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由于F装置内装满水,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可从②进入,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氧气压力的不断增大下,集气瓶中的水会被压出,当水排净时,瓶内充满氧气.
故答案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②;
(3)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故发生装置应选择A;氨气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A和E.

点评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环球时报》曾报道:一种名为苹果醋(ACV)的浓缩饮料多年来风靡美国,苹果酸(C4H6O5)是其中的主要物质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苹果醋饮料是混合物B.苹果酸不属于氧化物
C.苹果酸属于无机化合物D.苹果酸属于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验证有关氯气性质的实验(如图所示).
【査阅资料】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考虑,装置A属于固液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
(3)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浓硫酸.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 花,下同)无明显变化,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能和水反应的性质.
(5)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爱护花草树木
B.
随意排放废水
C.
分类回收垃圾
D.
绿色低碳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B.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提纯A
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D.将t1℃时,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利用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分离KNO3和NaCl
B.
H2还原CuO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学习小组想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认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后加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按图1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研碎后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物进行实验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上边图2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操作③中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装置Ⅰ的作用是除去空气的二氧化碳.
(3)由该小组同学的探究可知,此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CaCO3、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小琪同学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小梁同学认为红色物质是铜并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可形成pH=10的溶液的是(  )
A.HClB.NaClC.Na2CO3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