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时:引流转移液体
B、蒸发液体时:搅拌可防止局部过热
C、捣碎固体时:研细
D、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液体顺着玻璃棒流下,不易溅出进行分析;
B、搅拌可防止局部过而是液体溅出进行分析;
C、根据玻璃棒比较细,比较容易折断进行分析;
D、根据玻璃棒的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更快进行分析.
解答:解:A、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了液体溅出,故描述正确;
B、蒸发液体时:搅拌可防止局部过而是液体溅出,故描述正确;
C、玻璃棒属于易损坏的玻璃仪器,不能用于捣碎,这样会将玻璃棒折断,故描述错误;
D、玻璃棒的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更快,故描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反应3CO+Fe2O3
 高温 
.
 
2Fe+3CO2中,
 
是还原剂,
 
发生了还原反应.该反应的反应条件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加适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
C、设计实验D、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混合物 思路方法 选用物质
A.CO(CO2 吸收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CaCl2(HCl) 转化、过滤 过量的碳酸钙
C.HCl(BaCl2 沉淀、过滤 过量的硫酸铜溶液
D.FeSO4(CuSO4 置换、过滤 过量的铁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稀盐酸和石灰石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提供室温时A、B两瓶硝酸钾溶液,A瓶为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另一瓶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实验操作用于区分这两种溶液:①加一定量的水,②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③略降低温度,④室温时,蒸发少量水.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6.9克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石灰水吸收,石灰水增重5.28克.则这种铁的氧化物是(  )
A、Fe3O4
B、Fe2O3
C、FeO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