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_____种元素的粒子。
(2)D中x=_____。
(3)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其化学性质与哪种微粒性质相似_____(填字母),金属锶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是_____(填写离子符号)
(4)锶元素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答案】三(或“3”) 8 五(或“5”) B 失去 Sr2+ SrCl2
【解析】
(1)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有三种,图中A、B、C、D属于三种元素的粒子;
(2)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18-2-8=8;
(3)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锶原子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位于第五周期;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锶离子,其符号为Sr2+;
(4)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锶离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C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SrCl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如图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该反应可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消毒”是抗击“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酒精(C2H5OH)叙述正确的是( )
A.酒精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酒精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3
C.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直接构成的D.酒精分子中含有 10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电话线中的金属铜丝进行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铜丝分别放入盛有氯化锌溶液、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用细线吊着的长玻璃棒的两端分别绕有40 cm长的铜丝(如图所示),使玻璃棒保持平衡,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棒左端2分钟后冷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为了研究金属铜生锈的条件,实验中将四段相同长度的铜丝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E | F | G | H | |
实验装置 | ||||
实验现象 | 铜丝不生锈 | 铜丝不生锈 | 铜丝不生锈 | 铜丝生锈 |
该实验设计体现的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对比与观察、定量分析、节能环保),结论:铜生锈是铜与 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方案一 |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二 | 步骤一: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 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 |
步骤二: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mL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三成立 |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
(拓展延伸)(1)请你总结上述实验成果,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写出方案二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Na2CO3溶液,用于演示灭火器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Na2CO3的质量为____g,称量Na2CO3的仪器名称是____
(2)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g,⑤中的溶液______(填“是”或“不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3)将烧杯中溶液倒入吸滤瓶的操作是________。从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___
(4)酒精(C2H5OH)可作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酒精燃烧失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NaHCO3是干粉的主要成分,俗称是________。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将 30gB 加到 50g 水中可得到 80g 溶液
B. t1℃时,A、C 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 将 t1℃时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 t2℃,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D. 可用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与Na2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N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NaCl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Q至N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